《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报告》是关于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年度报告。编撰此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展示经开区发展成就,交流经开区发展经验,为政府有关部门、经开区管委会提供工作参考。
  2012年是我们第一次进行此项工作。本年度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况篇,简要介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和现状;第二部分为产业篇,是本报告的重点,用大量统计数据分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主要行业结构及十大工业行业情况;第三部分为案例篇,从不同地区选取18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介绍其产业发展特色;第四部分为国际篇,主要介绍世界开发区发展历史、现状、发展特点、未来趋势及国外开发区的典型案例。此外,报告最后还列有四个附件,包括截至2012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201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美国产业园区建设与政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节选)。
  我们希望把本年度报告打造成关于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的具有权威性、指导性、资料性的研究报告。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又是首次编撰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报告,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今后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一部分 概况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况

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自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以来,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集约用地、城市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
  1984年,我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经开区建设也从沿海地区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经开区作为沿海开放战略以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几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为我国构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随着内地国家级经开区的加快建设,经开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同时,经开区的内涵不断拓展,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总体水平最高、利用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

二、运行状态及主要特点

自2008年国务院启动省级经开区升级工作以来,到2011年,纳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系统的经开区共计131家,其中东部地区66家,中部地区38家,西部地区27家。2011年,全国131个国家级经开区总体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

2011年,全国131个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357亿元人民币(如无说明,币种下同),工业增加值30034亿元,工业总产值123529亿元,财政收入8593亿元,税收收入7288亿元,进出口总额659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8.8%、15.9%、14.4%、8.3%、8.1%、18.1%和37%,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2%、26.6%、25%、23.9%、25.1%、16.2%和15.2%,增长率均为两位数,国家级经开区已成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点。

(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从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等主要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幅度西部地区较快,其次是中、东部地区。
  东部66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24亿元,工业增加值20419亿元,工业总产值89901亿元,财政收入6485亿元,税收收入5540亿元,进出口总额59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7亿美元,依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23.3%、22.3%、24.5%、23%、13.8%和11.5%。

第二部分 产业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业结构分析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后的很长时间内,主要致力于发展制造业,所以制造业在经开区的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经开区功能的拓展和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服务业发展迅速,占经开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了20%。 鉴于以往在国家层面对于经开区产业情况未进行系统的统计,此处根据2012年纳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系统的131家经开区1-9月的统计数据对经开区产业结构进行简要分析。

一、国家级经开区产业结构概况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均为两位数增长(14.6%、14.3%、17.5%、18%、12.5%、43.5%),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1-9月,全国131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69.3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5977.5亿元,占76.0%;第三产业增加值7791亿元,占22.8%。

二、国家级经开区主要行业结构

(一)经济整体保持较强劲增长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795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采矿业完成总产值1982亿元,制造业完成总产值88514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总产值2299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95.4%和2.5%。
从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采矿业共完成总产值分别为1526亿元、119亿元和337亿元,分别占采矿业总额的77%、6%和17%;制造业共完成总产值分别为62055亿元、19021亿元和7438亿元,分别占制造业总额的70.1%、21.5%和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共完成总产值分别为1557亿元、388亿元和354亿元,分别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总额的67.7%、16.9%和15.4%。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产值较高。

(二)主要行业情况

三、十大行业具体分析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共94家,完成总产值15515.9亿元,其中,电子计算机整机6673万台,移动通信基站设备275万信道,移动通信...【阅读全文】

  • 汽车制造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汽车制造业的共101家,完成总产值13993亿元,产量520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1520万辆)的34.2%,其中,乘用车(轿车、MPV、SUV) ...【阅读全文】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共114家,完成总产值8104亿元,其中,单晶硅1.7万吨,多晶硅44.5万吨,乙烯162万吨,占全国乙烯产量(1106万吨)...【阅读全文】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共100家,完成总产值5439亿元,其中,发电设备产量3476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设备产量(9873万千瓦)的35.2% ...【阅读全文】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共81家,完成总产值4486亿元,其中,钢材产量5342万吨,占全国钢材产量(70828万吨)的7.5%...【阅读全文】

  •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共107家,完成总产值5003亿元,其中,车用发动机产量250百万千瓦,数码相机产量2040万台,分别占全国车用发动机产量 ...【阅读全文】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的共54家,完成总产值5314亿元,其中,原油加工量5989万吨,占全国原油加工量(34305万吨)的17.5%...【阅读全文】

  •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共111家,完成总产值3826亿元。东部56家,完成总产值2627亿元,占该行业总产值的68.7%;中部36家,完成总产值787亿元 ...【阅读全文】

  •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共100家,完成总产值3567亿元。东部51家,完成总产值1620亿元,占该行业总产值的45.4%;中部30家,完成总产值1746亿元...【阅读全文】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2年1-9月,131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共86家,完成总产值3356亿元。东部44家,完成总产值1701亿元,占该行业总产值的50.7%;中部26家,完成总产值970亿元 ...【阅读全文】

第三部分 案例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典型案例

第四部分 国际篇

全球开发区发展现状与趋势

时至今日,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区依然是一个范围广泛且划分模糊的综合性概念。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建有开发区,但各国政府或学术界都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定义,也缺乏统一的认识,仅是把各类功能区统称为“开发区”。一般认为,开发区是设区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定的经济政策和手段开辟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特别经济区域。目前,开发区在各国的称谓有数十种之多,如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园区、出口加工区、科技园、产业园、边境贸易区、保税区、投资促进区、科技工业园区等。在国内,开发区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和层级(如国家级、省级及市、县甚至乡镇级),并在性质、目的和模式上各有差异。
        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易于形成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以比较研究的视野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和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的做法,可为目前我国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